文章摘要
吴丹,陈晨,刘树民,丛慧芳,胡兰锐.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红Ⅰ号”灌肠液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湿瘀滞证)的作用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9,36(3):37-41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红Ⅰ号”灌肠液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湿瘀滞证)的作用研究
  
DOI:DOI:10.19656/j.cnki.1002-2406.190071
中文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药直肠滴入  代谢组学  作用机制  DNA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吴丹,陈晨,刘树民,丛慧芳,胡兰锐  
摘要点击次数: 839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通过代谢组学研究中药“红I号”灌肠液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湿瘀滞证)的作用。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瘀滞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28例直肠给药,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另选择5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初步探索中药“红I号”灌肠液通过直肠给药方式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湿瘀滞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收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湿瘀滞证)患者的粪便样本,共设5组,分别于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抽提并获得粪便菌群DNA。用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出关键的生物标志物或与疾病有一定相关性的标志物,从而分析药物的吸收功能、代谢功能以及生物利用度等的影响。结论:寒湿瘀滞证SPID患者粪便代谢物中存在有差异的关键化合物,其中寒湿瘀滞证SPID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粪便中潜在干预靶点比较,4个上调,4个下调。这些代谢化合物的异常表达可能是SPID的重要发病机制。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微信公众号
分享按钮